除了花錢消災(不會寫中英履歷)、利用關係(連公子你…)及上數字銀行(奴才人力中心)。
想找工作的你還有別的選擇嗎?
#答案是YES,請往下拉PLEASE
我的客戶是誰?
在我開始求職前(例如今年我想跳臉書),我會先問自己我的客戶是誰,他們會出現網路大海的什麼地方?台北辨事室的哪個缺引起我的興趣?此職的薪酬談判範圍能有多大?根據客戶特徵(求職單位)對其進行定位是首要之務。
我的客戶在哪?
答案:
LinkedIn
104
1111
Yes123
518
在教授的朋友圈裡
在爸媽朋友圈裡
新創公司網站…等
我如何接觸客戶?
如果我想每天進行 3 次面試,持續 30 天,那麼我需要進行 90 次面試。
什麼意思?
代表我的履歷要有 5% 的轉換率;簡單說就是 90 次面試機會來自 1800 個潛在客戶。
因此,為了確保這些人會注意到我的履歷,我需要規模化投遞。儘管這樣子很累,但你“如何”不花費過長時間連絡這些公司是很重要的。在很多情況下,當我所有的嘗試都失敗後,我還會買土耳其機器人(Mechanical Turk)的服務讓另一個人代替我大規模申請職缺。
我的品牌是什麼?
我代表什麼?
為什麼公司都應請我當奴才?
我提供對方什麼價值?
我的客戶(公司)關心什麼?
為了打造你自已的品牌標籤,你得問你自己一卡車的問題。
以哥為例:
我的奴才標籤就是:我已經創立一間工作室,擁有軟體開發的背景知識,在台灣五十大企業的地方上班,正在尋找和頂尖人才搶年終的機會。